郭海英
日前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举行了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入藏国家版本馆仪式,81部优秀网络文学作品正式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业内专家认为,网络文学作品入藏国家版本馆是网络文学主流化的标志性事件,彰显了中国网络文学对于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作用。
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规模达3786.46万部,同比增长9.47%;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达383亿元,同比增长20.52%。随着网络文学加速发展,我国网文作品日益受到主流认可:2020年,百部网络文学作品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2022年,16部中国网文作品入藏大英图书馆;2022年12月至2024年7月,逾百部网文作品陆续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网络文学作品高频入藏国内外顶级机构,足见网络文学已成为当今时代最主流的文学表达样式之一。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加速发展,带动实体出版、有声、动漫、影视、游戏、衍生品步入“快车道”,网络文学作品的IP价值愈加凸显,成为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大亮点。《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达43.5亿元,同比增长7.06%。随着国内IP生态链日益成熟,网文出海向IP生态出海升级,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海最大的IP源头。
以阅文作品为例,仅今年以来,就有《与凤行》《庆余年第二季》《墨雨云间》等网文IP改编剧集部部大爆并火到海外,《仙逆》《凡人修仙传》等网文IP改编的动画也持续热播。以《庆余年》IP为例,《庆余年第二季》在央视电视剧频道连续18天全国全部频道实时收视率第一,打破了腾讯视频多个历史纪录,并成为迪士尼旗下流媒体平台有史以来播出热度最高的中国大陆剧。
随着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要素、新质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产业链条深度渗透、扩散、衍生,以延链、扩链、建链的方式不断扩大文化产业的规模经济,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文化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在此过程中,中国网络文学从小众走向大众,从“江湖”走向主流,从文字形式走向多元产品,精品佳作持续涌现,IP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正在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坚实支撑,成为新时期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