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相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学校可探索学生校服循环使用,创新校服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等回收利用机制,减少资源浪费。这一倡议引来叫好之声,认为循环使用既能降低购买校服的成本,又能涵养节俭风尚,于个人于社会都是好事。
推动校服循环使用,关键是要明确责任主体,建设共享平台。要在事前进行充分调研,明确谁来张罗这件事;要依据国家纺织等行业政策,明确哪些面料、工艺或功能的校服有必要进行循环使用;还要对校服生产和使用过程进行分析,明确校服进入循环前必须采取的卫生、检验等手段。同时,通过与校服生产销售企业的沟通,共同探究实现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的方式方法。建立合理有效的校服循环使用机制只靠一方是不够的,要统筹各方力量建设共享平台,让需求与供给信息有效对接,引入利益无关的第三方进行监管,使交换行为受到应有的监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家长觉得没有必要为了省几十上百块钱让孩子穿“二手校服”,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动员和组织校服循环使用也会增加教职工的工作量,这些都无疑会为推动校服循环使用带来挑战。但是,让校服循环使用,不仅能够在学生中间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需要家长和学校的更多支持。
半月谈评论员 丁静
发表评论